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提升“五級聯動”監督平臺工作質量和效果。楚雄州紀檢監察機關從細節入手,從基礎抓起,嚴把訴求受理關、信息錄入關、處理辦理關、審核監督關,推動“五級聯動”監督平臺管理使用,真正實現紀檢監察機關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末梢監督”。
暢通群眾訴求,嚴把訴求受理關。始終堅持把暢通扶貧領域群眾訴求作為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重要抓手。制定印發了辦理扶貧領域群眾來信來訪來電訴求工作辦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民情意見(舉報)箱管理辦法、村務監督委員會處理和報告扶貧領域群眾訴求工作辦法等制度,對受理范圍、受理依據、受理程序進行了規范,確保了扶貧領域群訴求受理有章可循。按照“有人員、有場所、有牌子、有信箱”的標準,全州共設立103個鄉鎮扶貧領域群眾訴求中心,1100個村(社區)扶貧領域群眾訴求站,并在醒目位置懸掛扶貧領域群眾訴求意見箱,明確由鄉鎮紀委書記和村監委主任負責本轄區的“五級聯動”監督平臺受理工作,確保了“有人管事”“有場所受理”。
加強教育培訓,嚴把信息錄入關。采取集中培訓、分級培訓等方式,對“五級聯動”監督平臺錄入工作進行培訓。截至目前,全州共組織“五級聯動”監督平臺的各類培訓163場次,培訓人員3321人次。按照“信息采集要素齊全、反映問題真實清楚”的要求,重點對基層工作人員錄入問題來源、問題內容、問題訴求的規范性、完整性進行指導。同時,制作扶貧領域錄入登記卡,方便“線上”“線下”對賬檢查,有效提升了錄入質量。
強化監督檢查,嚴把處理辦理關。突出扶貧領域群眾訴求辦理這一核心環節,制定印發《“五級聯動”監督平臺運用情況定期通報辦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級聯動”工作專項約談提醒辦法》《扶貧領域群眾訴求辦理結果反饋辦法》等制度,用督查的方式,對錄入“五級聯動”監督平臺的群眾訴求進行跟蹤督辦。截至目前,共發出通報2期,對完成情況較差的鄉鎮進行了通報批評。同時,采取隨機調研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對村(社區)辦理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迅速督促整改,確保在規定時限內處理辦理到位。
層層壓實責任,嚴把審核監督關。按照審核監督嚴格有效的工作要求,明確各級紀委、監委領導的責任,對錄入信息質量和辦理結果負總責。對群眾反映問題解決不到位、辦理效果不好、不滿意的,及時提醒并限期整改,對錄入信息簡單、質量不高的,督促相關部門認真修改完善,對未按期完成整改、提醒后仍不糾正的,及時啟動問責。同時,加強平臺錄入信息的匯總分析、研判處置,形成扶貧領域群眾訴求分析報告,并在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聯席會議上進行分析研究,對帶有普遍性、領域性的問題責成相關部門及時研究解決,對可轉化為違紀問題線索的,認真核實,嚴肅處理。(黃飛 王增敏)